#资讯#大拆大整促转型:水头“八个一”举措再掀“大拆大整”新热潮
日期:2016-12-05 浏览


12月3日,伴随着警戒线拉起,一台大型挖掘机挥舞着铁臂进场,轰鸣声中,麻园村10户旧房子被逐一拆除。水头镇正式开启“大拆大整”攻坚日行动。当天,水头镇相关领导干部全体到位,该镇党政主要领导现场督战、各分管领导细分工作、相关干部落实责任,力争通过4个攻坚日及12月份攻坚月的冲刺,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,让“大拆大整”专项行动再上一个新高度,并为实现明年上半“大拆大整大见成效”打下扎实基础。

据了解,为深入开展“大拆大整”攻坚月行动,水头镇自我加压,细化任务,强化措施,将12月份每周六设为“大拆大整”攻坚日,提出了“一次思想大讨论、一张作战图、一个牵头领导、一套攻坚人马、每日一通报、每周一计划、每周一例会、每周一攻坚日”等“八个一”举措,力争通过一个月的攻坚冲刺,超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。12月,该镇需完成76幢城镇危旧房改造,6206户农村危旧住房排查治理,1914家“四无”生产经营单位整治,14万平方米违法建筑拆除,1个村“城中村”整村拆除,以及12318人流动人口控制目标,2846户居住出租房、合用场所、民宿消防安全整治。

在麻园村“城中村”改造现场,记者看到,伴随着警戒线拉起,一台大型挖掘机挥舞着铁臂进场,轰鸣声中,该村10户老旧的房屋被逐一拆除、推倒。在镇三改一拆办、溪心社区和麻园村三方努力下,当天还顺利完成签约31户。“村里很多房屋都是危旧房了,不仅环境卫生脏乱差,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,实施‘城中村’改造不仅是全镇发展转型的需要,更是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负责。”在旁围观的一郑姓村民说,而在水头镇全镇上下的努力下,麻园村城中村改造已是全市典型。

麻园村位于水头镇皮革基地西南角,地处水头城镇规划区边缘。该村四面环水,饱受台风和洪涝灾害之苦。村内民房以2至3层为主,大多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,且大部分为危旧房。2013年10月,麻园村两委自发启动村改,但因村民观念、资金等问题,计划一度搁浅。为此,麻园村党支部书记白值棉,为该村“城中村”改造垫资800余万元,解决了资金难题。目前,该村一期109间民房已拆除完毕,拆后的40亩地,将按照规划建设167间安置房。而对于拆迁户最关心的新房何时能建好等问题,该镇召集住建、国土等相关部门,每周召开麻园村改例会,采取一日一报一解决的问题对策,进一步加快了手续审批进度。如今,该村二期村改也如期进行,水头镇推行拆建同步。

在水头镇制革基地内,也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。记者赶到现场时,一幢违建厂房正在被拆除。据当地村民介绍,该违建厂房建成已有7年,旁边已拆除的违建厂房大多有20年左右的历史。据统计,“攻坚日”当天,制革基地共拆除违建厂房18家、18598平方米。“一周来,我们已拆除违建厂房50余处,面积4万多平方米。今年年底,将完成二期拆违任务。”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12月份的攻坚,该镇今年年底前将完成制革基地410亩拆违任务。目前,该镇已启动制革基地三期(中厚村)违建厂房的拆除工作。

此外,当天,该镇共出动人员150人、挖机3台、切割机2台,对鹤溪社区缸窑村、江屿社区寺前中路、新联社区金山洋村、街道社区振德路、溪心社区章岙村等危旧房进行整治,停水停电2幢,拆除危房5幢,拆除涉危6处,拆危面积约12900平方米。同时,该镇组织经济办、安监所、环保分局、供电所、市监分局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,对新联社区、街道社区、南湖社区等18家“四无”小作坊进行关停整治,要求企业主现场拆除违建部分,并对无证无照、无安全保障、无环保措施的小作坊当场进行断电停产整治,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加工作坊进行查封。据统计,此次“攻坚日”行动,该镇拆除违建3.15万平方米,完成“攻坚月”拆违任务52.5%,拆除“城中村”、危旧房、“四无”企业39处,走访出租房80余间、店铺20余家、工地4处,见面排查流动人口780余人。

来源:平阳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