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涵揽胜
听说龙涵的山水很美,却总无暇亲临。对于喜山乐水的人来说,这是一件心事。大暑日清晨,我和妻子终于骑车来到了这个常常挂念的地方。初见龙涵,这个隅于雁山一角的村落竟是这般的端庄静美。
龙涵的美在于山。地处水头西南的龙涵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镶嵌在峻秀连绵、逶迤起伏、形态万千的南雁诸峰的怀抱中。到达龙涵时,太阳还没上山,黑魆魆的远山不甚分明,山峰隐约,云雾飘渺。当太阳刚从东边最矮的峰间探出半个头来,山岚慢慢消退,龙涵周围的群山就看得真切了。雾来山如画,雾去山更佳,山因雾而晦明,雾低山更高,写得大概就是这番情致吧。依山处,有飞檐破雾翼然。趋近,“龙涵亭”三字赫然入目,黄金色的字体苍劲有力。
墨色的楹柱子上镌刻“龙跃九霄云腾致雨,涵深千尺水不扬波”藏头联,浓括了龙涵山水的景致风光。亭子周身皆彩绘,深红、天蓝、鹅黄诸色交相辉映,浓淡相宜。亭子下面是一顷斜坡,作物长势正旺:晚稻长着青绿的苗,丝瓜开着黄艳的花,茄子结着绛紫的果。藤藤叶叶皆碧翠,瓜瓜果果色缤纷,一派丰收景象。
龙涵的美还在于水。有山的地方大多有水,山解水意,水伴山行,山水总相依。龙涵的水因有了山的孕育而显得特别清澈透明,清悠不染尘滓。这里的水流速并不快,既没有直下千尺、飞珠溅玉的气势,也没有万马奔腾、隆隆雷鸣的强音,她只是安静从容地流淌,流进溪涧,流进农田,流进家家户户的水缸里,妩媚而执着,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。
蔚蓝的天底下,一方泳池仰卧在溪涧间,色如碧玉,仿佛是天上的彩虹飘落人间,而清风带走了多余的六色,唯独把“绿”留给了这汪汪一碧。泳池的上游是一片宽阔的水域,从闹村埭头淌下来的水到这里放慢了脚步,留恋成一潭。初升的太阳照在柔波上,澹澹生烟。水中汀屿,芳草凄凄,孤舟一叶,白鹭蹁跹。村庄的影子、往来的车辆行人也纷纷潋滟在水光里。“一天秋色冷晴湾,无数峰峦远近间。闲上山来看野水,忽于水底见青山。”现在虽然不是秋天,但眼前的情景颇有这番情趣。
“山是眉峰聚,水是眼波横”,我觉得这个比拟妙不可言。如果说龙涵四围那一道道的山是饱蘸苍黛的眉峰,那么,龙涵的水就是灵动多情的眼波了。不然的话,山水何以眉目传神,龙涵何以顾盼生情呢。古语云,“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”,但我等凡夫俗子,非仁非智。而当你倚靠在龙涵的亭台上,聆听轻风鸟语,际会远峰近水时,一切境遇是非,荣辱沉浮都会变得真实而平淡,羁绊的心灵也会得到休憩和抚慰,最终皈依宁静和淡泊。如能拥揽龙涵山水,又何慕陶公“采菊东篱”之悠然!
龙涵之美更在于人。也许是受了青山绿水的荫护润泽,生活在龙涵的人是幸福安然的,他们的脸上看不到半点的浮躁与慌张,平静如同门前的流水,他们的心灵因平静而美丽。沟渠边,早起的农妇站在没膝的清流里抡槌浣衣,爽朗的笑声和着拍打的节奏,声声敲醒黎明的村庄;村委会旁边的广场上,一溜整齐的健身器材,有白发老汉正扶护着秋千上的孙女,悠闲地弹落指间的烟灰;篮球场上,一群少年披着晨光,龙腾虎跃;游泳池内,几个健儿奋臂斩浪,竞争上游;挖笋摘菜归来的村民,臂弯里挎着满满的收获,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……
当晓风顺着堤岸的柳絮轻轻掠过妻子的发际时,她低声问我:农村的生活真是恬淡惬意,退休后我们也住回农村好吗?我会意点头。我知道,妻子已经深深陶醉在这片桃源般的山水中了。
返回时,太阳已经升高,虽是盛夏,但在龙涵黛山碧树的掩映下丝毫不觉得炎热。阳光照在宽阔平坦的村道上,撒了一地金黄,村头广播雄壮的乐声响彻了整个村庄:”我们走在大路上……”
——选自《与你同行》(2016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)
来源:东南小邹鲁